首页

sm 论坛

时间:2025-05-29 03:38:29 作者:教育部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传递哪些风向? 浏览量:31344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新闻分析:教育部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传递哪些风向?

  新华社记者王鹏、黄浩然

  教育部近日发布公示,根据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学校。

  透过这份名单,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风向?

  从学校类型看,此次拟同意设置的32所学校中有23所是职业本科。

  这不是今年以来职业本科的第一次扩容。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曾发布一批同意设置本科学校的函。

  “发展职业本科是适应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安徽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说,“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本科是其中重要一环。

  2019年起,教育部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职业本科学校的数量也在稳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职业本科学校仅有21所。而如今,加上拟设置的这23所学校,我国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将突破80所。

  既有数量的增长,也有质量的提升。从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上来看,大部分都紧贴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近年来,通过优化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职业本科学校得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此次安徽拟设置的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大学两所职业本科学校为例,钱桂仑介绍,“两所学校以工科见长,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了一批专业群,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超过90%,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突出。”

  此次公示的32所学校名单中,还包括4所更名的普通本科学校。记者了解到,更名不仅是学校名称的简单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

  例如,南昌工程学院将更名为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祖文表示,这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培育水利电力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江西地处长江经济带中游,对于水利电力领域人才需求旺盛。”刘祖文介绍,更名后,学校将做优做强水利工程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主动对接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鄱阳湖生态控制工程等重大项目,服务新能源和储能等重点产业链,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有关专家认为,整体来看,此次拟设置32所本科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这既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也展现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旺盛生命力。

  当前,高考在即,今年新设立的多所本科学校即将招生,考生的选择更加丰富。对此,有关专家也表示,学生在报考学校时,也要注意找到自己的优势,同时综合考虑就业市场等因素进行理性选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州设计之都开园两周年 多活动同启赋能大湾区设计产业

影像方面,X Fold3 Pro配备了5000万超感光VCS仿生大底主摄,搭载1/1.3英寸传感器、蔡司超级长焦以及蔡司全焦段人像,后者支持24mm、35mm、50mm、85mm、100mm五大人像黄金点位,配合全新蔡司镜头虚化效果,带来极具专业质感和丰富表现力的人像拍照效果。搭载6nm自研影像处理器V3,4K电影人像视频带来电影级景深虚化,支持分层色彩LUTs、大师级焦点运镜切换与6款电影风格预设,轻松拍出电影感氛围大片。

收受财物1453万余元 殷学儒犯受贿罪一案公开开庭审理

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张晓曦 徐雪莹)以“新变局下的两岸媒体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两岸110余名媒体负责人、传媒学者、新闻界代表等参加。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

乌江流域磷矿资源丰富。曾经,沿岸磷化工企业产生的大量废渣,给乌江水体带来严重污染。为了阻断从渣场流出的含磷污水渗入乌江,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在34号泉眼处修建了一座污水处理站,每小时最多可处理1.4万立方米污水。但假如遇到雨天涨水,处置不及的污水仍会顺着地下溶洞流入乌江。

每天10分钟靠墙站 帮你缓解肩颈痛、改善体态

据悉,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内种植着逾4万多株、百余种梅花。2月初至3月中旬是赏梅的最佳时机。龙年春节期间,天气晴暖,山坡上、水岸边、庭阁前,梅花竞相开放,美丽的自然画卷随处可见。

学者聚焦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眼下正是杨梅成熟时节,吴昌达的农场每天都有来自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参观和采摘。他说,绝大多数都是在当地生活的华侨华人,有人甚至驱车从米兰赶过来品尝杨梅,“还有人把杨梅拿在手中像宝贝一样观赏,然后闻一闻有没有家乡的味道,最后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仔细品尝,非常有仪式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